2023-11-07 11:05:05 來源: 求医网
求医网信息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微信订阅号【说说肿瘤】专栏每周五推送! 内容涉及大量肿瘤防治知识,实用又权威! 敬请关注!
听甲骨文,这段时间中医治疗“肿瘤”
医疗指导: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癌症姑息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CSCO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科肿瘤科,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岭南肿瘤研究所所长林丽珠教授
图/文/肿瘤中心黄俊杰
通讯员/肿瘤科陈壮忠主治医师
1899年,清末翰林院酒侍郎王懿荣病倒。 去医院看过医生,买回中药后,正准备熬煮,突然发现自己买的龙骨(中药片)上刻着象形文字。 他又回到药店,将同一批的龙骨片全部买了回来。 他发现龙骨上还刻有文字,他鉴定并收藏起来。
同一时期,罗振玉、王国维等著名学者也发现了刻有甲骨文的“龙骨”。 经过广泛考证,最终确定这些“龙骨”产于河南安阳,均为商代甲骨文。
1928年,一场源于中医的甲骨文考古全面展开,中国考古事业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殷墟考古发掘也随之拉开帷幕。
图1 甲骨文
殷墟考古贡献了大量的历史文物,让我们得以一睹三千多年前中华民族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医学等方面的成就和成就。 其中,殷墟甲骨上刻有“肿瘤”的名字,证明3000多年前的中医已经对“肿瘤”这种特殊疾病形成了初步认识。 这是中医治疗肿瘤漫漫征程的开始。
中医对肿瘤疾病的认识
“肿瘤”这个病名最早见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瘤”字的解释是这样的:“瘤,肿大之义,从瘤中而出,而留有声响。” “肿”与“瘤”两词首次互文注释,可视为后世“肿”与“瘤”集体命名的由来。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首次系统论述和总结了“瘤”、“积”等疾病的原因。 “四时八风之客,在经脉之中,为瘤。” “忧怒内伤,则气上行。气上则六运受阻,温气不通,血凝不散,津液涩涩”。 .如果渗出,它会粘在一起但不会消失,并且会积聚。” 《黄帝内经》认为,外邪侵袭、饮食失调、情志失调等,都是肿瘤发生的原因。
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为后人对肿瘤疾病的认识贡献了许多精辟的论述。 例如,陈世功总结了露眼的情感病因:“露眼是由于忧愁郁闷……未了的心愿……聚结成结”; 《外科七选》对肿瘤疾病的预后做了总结和鉴定——肿硬如石、黑腐透膜、多处肿胀,是肿大的危险征兆,病人的预后较差。 若患者神志不清,目视困难,鼻生刺痛,咽喉肿痛,肿痛泄泻,疮口深而硬,色紫黑,有脓、血、水、脓液清澈且有恶臭,这是肿瘤的征兆。 不好的证据。
中华文明的传承,使中医药积累了深厚的历史财富。 中医对“痰湿”、“瘀血”、“寒凝”、“热结”、“毒邪”、“虚证”等肿瘤疾病的病机逐渐有了清晰的认识。 基于对病机的把握,古代中医总结了“化痰祛湿散结”、“活血化瘀散结”、“温阳益气散结”等方法。 “解郁”、“清热解郁散结”、“以毒攻毒散结”、“滋补祛积散结”。 ”以及其他治疗肿瘤的规则,至今仍在使用。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实践
《神农本草》是中医药领域最早的著作。 书中记载了许多具有消肿、治疗肿瘤作用的中药。 例如苦参“有主心腹中气、结块、积聚、黄疸、溺水余泄之功效”。 水,除痈肿。 补中,明目,止泪。”;龟针“固瘕坚结,寒热。 祛痘、息肉、阴道糜烂、痔疮、烂肉。”;卷柏“主五脏邪气。 女性则有阴寒热痛、痞块、瘀血、不孕等,这说明在《神农本草》成书之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药工业已经进入药物阶段。治疗肿瘤疾病。
中医药在药物理论形成的基础上,结合药物,进一步提高治疗肿瘤的疗效。 形成了许多名方,如《伤寒杂病论》中治疗久疟的鳖甲煎丸、治疗妇女腹部痉挛的桂枝茯苓丸、治疗小腹血结的当当汤等,以及《伤寒杂病论》中治疗小腹血结的当当汤等。手术综合症”。 《至全生记》中治乳炎的西黄丸等,这些方剂组方精良,临床疗效显着,至今仍用于日常方剂中,造福于民。
好医生不会放弃外治。 中医治疗肿瘤不仅限于内科治疗,还衍生出手术切除、外敷药物等外治方法。 例如,唐代的《晋书·景帝记》记载:“早期,皇帝“若目中有瘤,请医割之。”这是最早的记载。明代沉都渊记载:“用利刀割断,外敷太乙膏。”对于外部突出明显、根部较小的肿瘤,除切开外,治愈,医用线结扎,即肿瘤捆绑法,清朝《礼遇》中已有关于外敷“呼炎膏”治疗肿瘤的记载……加热搅拌均匀,外用“主法当胸石已破。”所列出的各种方法颇具特色,值得当今人们继承和发扬。
中医肿瘤学的继承与创新
经过几千年的努力和创新,中医肿瘤学的专业诊疗体系已经形成,涵盖肿瘤的病因、发病、诊断方法、治疗原则、治疗和康复、肿瘤的选择和作用等。抗癌中草药。 其机制特别是中医肿瘤临床治疗的研究发展迅速,取得了丰硕成果。
如今,一代又一代中医工作者运用中医肿瘤学的学科思维,在肿瘤预防、治疗与预防、抗肿瘤治疗、肿瘤治疗与康复等领域不断创新和深入实践,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在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中,中医大有可为。 例如,在前期疾病的治疗中,中医药重点关注肺结节与肺癌的关系,紧扣“痰”、“虚”的病机,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引领预防。以及癌前病变的治疗。
回望几千年,老祖宗在甲骨文上刻下的一个简单的“瘤”字,如今在中医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下,已拓展为书籍,充满大厦的栋梁,形成了与民族和社会的历史有血缘关系。 连接专业医学,真诚哺育和保护培育其繁荣的国家。
专家简介
林丽珠,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岭南肿瘤研究所所长,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
擅长: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 长期致力于肺癌、肝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门诊时间及地点:周一下午、周三上午(南楼四楼岭南名医诊所2门诊)
关于作者
黄俊杰,师从林丽珠教授求医网信息,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 致力于中医、中西医防治及肿瘤基础研究。
温馨提示
校对:村德君
我院,专业肺部瘤医治权威机构,一贯秉持全方位诊疗策略。根据患者独特病况与病情...
头动力养生不仅有效缓解头部疲劳及改善头发质量等表征问题,更为关键之处在于能...
然而,吃饭细嚼慢咽能否真正助力减肥呢?因此,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对控制体重、保持...
以下便为您推荐几所位于杭州的知名骨科医院,便于患者做出更明智的就医选择。杭...
封闭式减肥的原理封闭式减肥的科学理论,强调热量摄取的精准把控以及运动消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