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手機版

医科达“刀”不是真正的意义上的刀

2023-12-10 11:04:18 來源: 求医网 作者:求医网

  

这把“刀”出现后,取代了开颅手术,彻底颠覆了脑部疾病的治疗。

事实上,这把“刀”并不是真正的刀,而是一种名为伽玛刀的医疗器械,利用伽马射线治疗各种肿瘤和脑部疾病。

伽玛刀的绝活是隔山杀牛。 无需与人​​体直接接触,即可准确清除坏死病灶。 经过伽玛刀治疗后,患者的坏死组织和正常组织界限清晰,就像被手术刀切割过一样。 作为一种新型的非侵入性治疗方法,伽玛刀被誉为“医学史上的革命性突破”、“脑神经外科的里程碑”。 说到伽玛刀,就不得不提到Lars和()。

拉尔斯是瑞典著名的神经外科医生。 他独立开发了伽玛刀和立体定位系统,并基于这两项历史性发明创立了。

成立于 1972 年,是无创神经外科和放射治疗技术的全球领导者,在放射治疗领域仅次于瓦里安。

作为坚持精耕细作的巨头,医科达的成功对同类企业有借鉴意义:

1、从发展历史来看,医科达历届领导者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和需求,始终站在科技前沿,先后将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融入到产品中。

2、在产品研发方面,在创始人Lars的影响下,医科达坚持创新。 经过多年的研发,形成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设备、直线加速器、近距离治疗产品、肿瘤信息管理软件等多元化的产品矩阵。

3、市场方面,医科达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率先进入中国市场。 通过设立中国分公司并实施本土化战略,医科达占领了中国大部分高端市场。

动脉网试图从上述角度解读医科达如何成为放疗领域的先行者以及对中国企业的意义。

靠伽玛刀发家致富的放射治疗巨头

从冷兵器时代到放射治疗时代

拉尔斯1907年出生于瑞典,1930年获得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医学学士学位,开始系统学习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cusa刀_神经外科一把刀都是谁_神经外科的手术名称

Lars(图片来自医科达官网)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拉尔斯深入神经外科领域,发明了脑立体定位仪,用于诊断和治疗一些颅内疾病,减少开颅手术对脑组织的损伤。

尽管这个仪器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且不适用于很多疾病,但Lars仍然深受鼓舞。

拉尔斯进一步设想,如果用不可见辐射代替手术器械进行立体定位下的颅脑手术,那么就不需要手术刀,从而实现无损伤、无出血的外科手术理想。 就这样,他提出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的概念。

从那时起,拉斯一直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开发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设备。

拉斯首先尝试利用X射线从各个角度聚焦颅内目标来治疗脑功能疾病。 然而,由于X射线能量低且穿透力不足,该研究失败了。

紧接着,拉斯转而使用回旋加速器进行实验。 虽然回旋加速器的能量和穿透力满足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要求,但操作复杂、成本高、设备体积大,无法用于日常医疗。 最终试验被终止。

几经周折,拉斯的研究终于有了转机。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了钴60。

作为一种放射性金属元素,钴60在衰变时会产生伽马射线。 同时聚焦的多条伽马射线可以杀死癌细胞,类似于用放大镜聚焦阳光可以杀死蚂蚁。 拉斯决定使用钴 60 作为放射源。

1967年,拉斯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采用钴60的伽玛刀。伽玛刀具有不出血、损伤低、疗程短、疗效好等优点,自问世以来就成为放射治疗领域的神器。 。

使用伽玛刀,脑神经外科不需要开颅手术,通过伽玛射线即可完成治疗。 这也标志着神经外科从依赖手术刀的冷兵器时代演变到放射治疗时代。

很快,第一台伽玛刀安装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家医院。 主要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等功能性脑部疾病。

在随后的几年里,伽马刀的广泛用途不断被发现,并逐渐应用于肿瘤领域。

医科达的攻击

为了将伽玛刀推向更广阔的市场,Lars 和儿子于 1972 年创立了医科达 ()。

成立时,伽玛刀是医科达唯一的业务。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医科达专注于伽玛刀的改进和优化。

1975年,医科达开发出第二代伽马刀。 钴源数量由原来的179个增加到201个,准直器由圆盘形改为半球形,并增加了8mm和14mm两个准直器头盔。 这些变化使得伽玛刀更适合肿瘤治疗需求。

随后,1984年第三代伽玛刀问世。第三代伽玛刀配备了4mm、8mm、14mm、18mm四种准直仪头盔,可以满足各种临床治疗的需要。 此外,医科达为伽玛刀配备了电脑系统,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病灶定位的准确性,更适合治疗脑部不同部位、大小和形状的病灶。

1886年,医科达的发展迎来了重大转折。 Lars 的儿子继任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相信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如果企业只依赖伽玛刀产品,迟早会被淘汰。 他决定以收购为突破口,全面布局放疗和肿瘤领域。

1997年,医科达收购了飞利浦的放射治疗部门。 此次收购不仅让医科达获得了飞利浦的直线加速器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还赋予了其令人垂涎的国际营销影响力。

为了进入脑磁图市场,于2003年收购了脑磁图开发公司,并开发了名为脑磁图系统的脑磁图系统,提供大脑图像的实时映射。 多年来,该产品不断更新迭代,现已成为医科达的重要产品之一。

为了加速放疗、肿瘤内科及相关临床试验信息系统的发展,医科达于2005年1月以2.5亿美元收购了癌症管理软件公司IMPAC。

收购后, 成功与全球 3000 多家医院和癌症中心建立了合作关系,并推出了当时最先进的信息工具和治疗系统之一的 Impac 软件。

在医科达的带领下,医科达从一家小型研究公司成长为一家全球先进的医疗技术和临床解决方案公司,产品也从独特走向百花齐放。

2005年5月1日,托马斯接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负责全球产品销售、营销和服务。 他于1988年加入,在国际医疗技术市场拥有22年的高级管理经验。

此后,医科达在托马斯的领导下继续乘风破浪。

2006年,医科达推出了一项突破性技术,大大提高了放射治疗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2015年,医科达推出了最新一代伽玛刀产品Icon,标志着公司伽玛刀技术又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

随着智能数字化转型时代的到来,医科达于2018年发布了智能放疗解决方案。未来,人工智能将是医科达发展的主要方向。

双手治疗肿瘤和放疗

多年来,医科达创始人拉尔斯尽管屡次失败,但仍不屈不挠,他最终发明伽玛刀的故事也被广泛谈论。 Lars 的创新精神也深深铭刻在医科达的 DNA 中。 目前医科达拥有多款明星产品,如Unity、Icon等。

根据医科达产品的具体应用,医科达产品可分为肿瘤放疗软件产品和放疗产品两部分。

肿瘤放疗软件产品

自2005年收购癌症管理软件公司IMPAC以来,医科达将肿瘤信息管理作为公司的重点工作之一,不断开拓肿瘤信息系统市场。

2008年,医科达肿瘤放疗计划系统治疗了第一位患者。 一年后,该药物获得 FDA 批准。

以肿瘤精准放疗为目的,计算速度比传统放疗软件快4倍,致力于为医生提供高质量的立体定向治疗方案。 此外,为了保证剂量计算的准确性,采用了行业金标准蒙特卡罗剂量算法。 为了更好地保护处于危险中的器官,系统对目标区域和处于危险中的器官都进行了生物优化。

医科达2009年推出的肿瘤信息管理系统是肿瘤放疗产品系列中的佼佼者。 该系统推出后连续五年被研究机构KLAS评为行业“领先者”和“最佳产品”。

神经外科的手术名称_神经外科一把刀都是谁_神经外科cusa刀

癌症信息管理系统(图片来自官网)

致力于通过肿瘤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化疗和放疗的效率。 从初步诊断和肿瘤分期,到计划制定和实施,再到随访和生存率调查,我们协助客户优化整个流程。 EMR的核心基础是EMR,是整个肿瘤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信息交流的基础。

是一款集资源调度、账务管理、报表管理与分析等所有业务功能于一体的具有影像功能的肿瘤信息管理软件。 也是业内唯一能够整合放疗中心所有设备的信息共享平台。

放射治疗产品

目前,医科达的放射治疗产品细分为五类:直线加速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神经外科、近距离放射治疗。

伽玛刀是医科达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主要产品。 自1967年伽玛刀问世以来,医科达始终专注于伽玛刀的创新。

2006年,医科达划时代的伽玛刀产品诞生。

神经外科的手术名称_神经外科一把刀都是谁_神经外科cusa刀

(图片来自医科达官网)

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伽玛刀的核心一代产品。 它可以融合磁共振、CT、血管造影的图像,使治疗靶区的精度达到0.1毫米。 该设备全新的系统设计突破了病灶定位和颅脑解剖的限制,极大拓展了治疗范围,引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未来。

迄今为止,它仍然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领域最成熟、最受欢迎的设备之一。

在此基础上,医科达引入内置一体化成像、无创面罩式固定等创新技术,研发出最新一代伽玛刀产品Icon,并于2015年正式推出。

神经外科cusa刀_神经外科的手术名称_神经外科一把刀都是谁

最新一代伽玛刀产品图标(图片来自医科达官网)

Icon 代表了当今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精度的最高标准。 Icon的创新无框定位系统、在线剂量控制和新的分段治疗功能使其能够治疗更大的脑肿瘤。 同时,ICON进一步拓展了伽玛刀治疗脑膜瘤、脑转移瘤、儿童髓母细胞瘤等疾病的适应症,最大程度满足患者的个体化治疗需求。

ICON已获得CFDA注册证。 2019年3月,中国大陆首个Icon在上海伽马医院安装。

2018年1月,医科达推出全球首个高场磁共振放疗系统Unity。 该系统将原本不兼容的磁共振成像和直线加速器集成在同一平台上,使得该系统一经发布就受到了业界的高度关注。

神经外科cusa刀_神经外科的手术名称_神经外科一把刀都是谁

Unity(图片来自医科达官网)

Unity集成了最先进的放疗加速器、1.5T高场强诊断级磁共振系统和在线自适应放疗流程软件系统,可在治疗过程中实时获取肿瘤及周围正常组织的高质量磁共振图像,并在线调整治疗计划和治疗结果评估改变了肿瘤放疗的整个模式和过程。

目前,Unity已获得中国药品监管部门的注册检查。

中国放疗市场经历37年动荡

在医科达的市场版图中,中国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早在1982年,医科达就启动了中国计划。 当时,海外放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当主要竞争对手瓦里安和阿卡在美国激战时,医科达的放疗产品却悄然飘洋过海,抵达中国。

此时的中国正在进行改革开放,对国外产品有巨大的需求。 此外,放射治疗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医科达领先竞争对手成功进入中国放疗市场,占领高端市场。

20世纪90年代,医科达开始实施分支机构本土化战略,并于1992年成立上海伽玛刀医院; 2000年4月,成立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集团医院伽玛分院。 2004年,医科达(中国)成立,标志着医科达市场和产品本土化战略迈出了重要一步。

为了巩固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医科达于2006年收购了北京医疗器械研究所(BMEI)80%的股份。目前,BMEI已成为医科达重要的产品供应中心,其自主研发的紧凑型医疗电子产品直线加速器系统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医院。

30年来,医科达一直在中国默默耕耘。 2017年,中国成为医科达除欧洲以外的第二大放疗设备生产基地,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目前,医科达在中国排名前50的医院的放疗设备市场占有率超过50%,被公认为放疗行业的领导者。 在中国高端近距离治疗系统中,医科达的市场份额超过70%。

医科达中国总裁龚安明表示,未来医科达计划在上海设立医科达中国有限公司,将更多的生产线从欧洲转移到中国。

医科达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是主导中国放疗设备市场的重要力量。 我国放射治疗设备的自主研发也在进行中。 伽玛刀是我国最早实现技术突破的放射治疗设备。

1993年,中国进口第一台伽玛刀。

这把伽玛刀由 生产,售价 300 万美元。 当时中国普通工人的月工资只有150元左右。

高价格激发了中国研发自己的伽玛刀的动力。

三年后,中国奥沃公司推出了第一台自主研发的头部伽玛刀。 这款头部伽玛刀是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首个获得FDA批准的产品。

1998年,Ovo研制出第一台国产人体伽玛刀。

Ovo的伽玛刀采用独特的等轴旋转聚焦技术。 钴60放射源在治疗过程中旋转。 辐射由准直器引导并精确地会聚在球体中心形成焦点。 病灶接受持续的高剂量伽马射线辐射,可以一次性摧毁病灶致命,而周围的正常组织只受到微量的辐射。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伽玛刀数量为308把。 其中,国产伽马刀占比近90%。 伽玛刀能够在医疗器械领域率先实现自主创新和国产化,离不开Ovo等拥有核心技术的中国企业的推动。

但国产伽玛刀一直处于中低端市场。 直到近几年才开始逐步进军高端市场。

2019年4月,美国知名医院孟菲斯卫理公会大学医院引进了中国公司Masip研发的头部伽玛刀。 此前,该医院一直使用生产的伽玛刀。

孟菲斯卫理公会大学医院的订单为国产伽玛刀打开了进入高端市场的大门。 接下来的几个月,玛西普陆续收到国内知名三甲医院的伽玛刀订单:5月,河北省中医院宣布中标玛西普伽玛刀设备; 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引进马西普伽玛刀。

玛西普于1997年在深圳成立,在伽玛刀领域,玛西普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其最新的头部伽玛刀采用独特的旋转焦点和开关阀设计,可以有效增加目标剂量,降低表皮吸收剂量与目标吸收剂量的比例,保护正常组织和器官。

截至目前,玛斯普产品已获得中国CFDA认证、美国FDA认证、欧盟CE认证等,产品远销越南、土耳其、摩洛哥、萨尔瓦多、美国等国家,全球安装量近百台。

经过26年的发展,国产伽玛刀不仅实现了自主研发,而且正在逐步实现从进口到出口、从中低端市场到高端市场的转变。

我国放疗市场仍存在巨大的需求缺口。 医科达中国区总裁龚安明2018年表示,中国仅有2000多台医用直线加速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中国至少需要4000台以上。 与欧美国家的市场设备相比,中国需要近8000台加速器,因此中国未来的市场规模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中国企业正在迎头赶上。 当然,医科达也不能无动于衷。

2019年6月,Singh被聘为肿瘤信息管理总裁,负责开发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个性化医疗解决方案。

医科达的规划重点关注数字医疗,以推动其精准放疗战略的发展。 未来的放疗市场,新的故事正在酝酿。

文字| 焦艳丽

微信|

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上一篇: 曾成功施行我国首例儿童心脏移植手术

發佈評論:
  名字:   驗證碼:

  相关新闻
广告位
   Copyright © 2017-2018   
Copyright © 2017 求医网 www.shkeow.cn 版权所有 求医网
统计代码
'); })(); /* 360自动推送代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