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手機版

西医内科学 复习资料(学习西医内科)中西医内科学视频讲解,

2023-08-28 14:41:11 來源: 生活网 作者:生活网

  

 

1、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生物、理化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急性气管-支气管黏膜炎症,主为咳嗽和咳痰。

2、COPD:治疗原则

稳定期:①教育和劝导患者戒烟,脱离污染环境。②支气管扩张剂:控制症状主步伐(沙丁安醇、抗胆碱能药)③糖皮质激素④祛痰药⑤恒久家庭氧疗

急性加重期:①确定加重原因及严重水平②支气管扩张剂③低流量吸氧④抗生素⑤糖皮质激素⑥祛痰剂

3、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嗜酸粒C,肥大、T淋巴、中性粒C等)和细胞组分到场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体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气、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4、肺炎分类:①(解剖分类)大叶性(肺泡性)、小叶性(支气管性)、间质性②环境分类:社区获得性,医院获得性(48h)。

5、呼吸衰竭:

①概念: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使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体现的综合征。

②分型:Ⅰ型呼衰(低氧性)——PaO2<60,PaCO2正常或降低,主见肺换气功能障碍

Ⅱ型呼衰(高碳酸性)——~~<60,~~>50,系肺泡通气不敷

③病因:COPD,肺组织病变,肺血管疾病,心脏疾病

④发生机制:肺通气不敷,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氧耗量增加

⑤治疗原则:

急性(Ⅰ型):加强呼吸支持,包罗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和改善通气等;呼吸衰竭病因和诱因的治疗;加强一般支持治疗以及对其他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与支持。

慢性(Ⅱ型):治疗原发病,保持气道通畅,恰当的氧疗等,与急性相似。

♥♥6、心衰治疗原则:

慢性:接纳综合治疗步伐包罗对各种可致心功能受损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早期管理,调节心力衰竭的代偿机制,减少其负面效应,如拮抗神经体液因子的过度激活,阻止或延缓心室重塑的进展。

急性:缺氧和严重呼吸困难是致命的威胁,必须尽快缓解。

7、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激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序次的异常。

8、房颤:

①定义: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指规律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抖波,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

②治疗:⑴抗凝治疗:华法林⑵: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药物转复(最常用胺碘酮),电转复(药物治疗无用、急性心衰、血压明显下降等时),导管消融治疗(二线治疗)。

9: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①定义:

②特征:心绞痛症状,缺血性心电图改变(新发或一过性ST段压低>=0.1mV,或T波倒置<=0.2mV)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测定。

处置惩罚原则:UA是严重、具有潜在危险的疾病,其治疗主要有两个目的:即刻缓解缺血和预防严重不良反应后果。其治疗包罗:抗缺血治疗,抗血栓治疗和根据危险度分层进行有创治疗。

♥♥10、消化性溃疡:

①定义:指胃肠道黏膜被自身消化而形成的溃疡,可发生于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口附近以及含有胃黏膜的憩室。

②症状(前面四点疑诊):慢性过程,可达数年或十余年;周期性发作:数月或数周,多在秋冬和冬春之交发;节律性上腹痛;腹痛可被抑酸或抗酸剂缓解;其他:腹胀、厌食、嗳气、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

③体征:发作时剑突下可有局限性压痛,缓解后无明显体征。

④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

⑤部位:十二指肠溃疡——青壮年,胃溃疡——老年人

⑥+②诊断:胃镜,X线钡餐——龛影可诊断

⑦治疗目标(有自愈倾向):去除病因,控制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复发,制止并发症

⑴药物治疗:

①抑制胃酸分泌(H2受体拮抗剂-主药),PPI。

②根除Hp(幽门螺杆菌)

掩护胃黏膜:铋剂(止痛效果缓慢,4~6周,不良反应:舌苔粪便变黑,肾功能不全忌用); 弱碱性抗酸药:铝碳酸镁、磷酸铝、氢氧化铝、硫糖铝(综合胃黏膜,短暂缓解疼痛。)

⑵治疗方案及疗程:愈合率90%:抑酸药---4~6周,可达8周;根除Hp需1~2周,可与抑酸药重叠。

⑶患者教育

⑷维持治疗:反复发作者,维持治疗,短:3~6个月,长:1~2年

⑸外科手术

♥11、肝肾综合征:患者肾脏无实质性病变,由于严重门静脉高压,内脏高动力循环使体循环血流量明显减少,多种扩血管物质不能被肝脏灭活,引起体循环血管床扩张,肾脏血流尤其是肾皮质灌注不敷,因此出现肾衰竭。

12、肝肺综合征:在排除原发肺疾患后,具有基础肝病、肺内血管扩张和动脉血氧合功能障碍。

13、胰腺炎:

确诊:3选2,①急性、连续性中上腹痛;②血淀粉酶或脂肪酶>正常值上限3倍;③急性胰腺炎的典型影像学改变。

治疗原则(两大任务):①寻找并去除病因②控制炎症。

治疗:①监护②器官支持(液体复苏,呼吸功能支持,肠功能维护,连续性血液净化)③减少胰液分泌(禁食,抑制胃酸,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④镇痛⑤去除病因⑥预防和抗感染、营养支持。

14、肾病综合征:

概念:

并发症:①感染②血栓、栓塞并发症③急性肾损伤④卵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15、贫血:

分类与常见:

①大C性贫血:巨幼C贫血,溶血性贫血(伴网织红C大量增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肝疾病。

②正常C性贫血:再障,溶血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

③小C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

16、再障贫血临床体现及常用药物:

⑴重型(SAA):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少数可由非重型进展而来。

①贫血:进行性加重,症状明显

②感染:39℃以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菌种:G-,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为主。

③出血:差别水平的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

⑵非重型(NSAA):起病和进展较缓慢,病情较重型轻。

体现:同上且较轻

⑶常用药物:

Ⅰ、对症治疗:控制出血----促凝血药(酚磺乙胺),抗纤溶药(氨基乙酸)

纠正贫血---输血

控制感染---广谱,窄谱

Ⅱ、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

①免疫抑制治疗:

抗淋巴/胸腺细胞球卵白——主用于SAA

环孢素——适用于全部AA

其他——甲泼尼龙、环磷酰胺:治SAA

②促造血治疗:雄激素——全部AA。造血生长因子——全部AA,特别是SAA。

③造血干细胞移植

17、白血病:

⑴分类:

①急性(A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②慢性(CL):(CLL)和(CML)

⑵临床体现:AL起病急缓不一。急性可以是突发高热,类似感冒,严重出血。缓慢性:脸色惨白、皮肤紫癜、月经过多或拔牙后出血难止。

㈠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体现:贫血、发热(早期体现)、出血(早期体现占40%)

㈡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的体现:淋逢迎和肝脾肿大。骨骼、关节疼痛,儿童多见,胸骨下段局部压痛。眼部:绿色瘤。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髓外浸润部位。睾丸:多为一侧睾丸无痛性肿大。

⑶治疗:

一般治疗:①紧急处置惩罚高白细胞血症②防治感染③身分输血支持④防治高尿酸血症肾病⑤维持营养

抗白血病治疗:先诱导缓解治疗→再缓解后治疗

①ALL治疗:

㈠诱导缓解治疗(长春新碱VCR和泼尼松P组成的VP方案是ALL的基础用药,使50%成人ALL获CR,3~8个月。VCR的毒副作用为末梢神经炎和便秘。DVLP:VP+DNR(柔红霉素)=DVP:+左旋门冬酰胺酶(L-SAP)=DVLP:是目前ALL常接纳的诱导方案。)

㈡缓解后治疗:①强化巩固(化疗,HSCT)多接纳间歇重复原诱导方案,定期给予其他强化方案的治疗,强化治疗时化疗药物剂量宜大,差别种类要交替轮换使用制止蓄积毒性②维持治疗:普遍接纳VP方案化疗。

18、甲亢:

①治疗原则:目前不能对GD进行病因治疗,抗甲状腺药物ATD(抑制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131Ⅰ和手术(通过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甲状腺激素的产生来到达治疗目的。)

②治疗药物:首选MMI,若是妊娠T1期甲亢、甲亢危象,即选择PTU(肝脏毒性大)。治疗期:每4周复查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维持期:维持12~18个月,每2个月复查,治疗期间不主张用左甲状腺素。其他:减少碘摄入,使用β受体拮抗剂。

19、糖尿病:

体现:代谢紊乱症状群: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外阴瘙痒,视力模糊。

⑴T1DM:三多一少,青少年,急性起病,可能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⑵T2DM:慢性病 家族史,肥胖,很少自发性发生DKA

㈡并发症:

⑴急性严重性代谢紊乱:高渗高血糖综合征和DKA

⑵感染性疾病:肾盂肾炎,膀胱炎

⑶慢性并发症:①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是T1DM主要死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失明主因。②大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③神经系统并发症

⑷糖尿病足----最严重并发症之一,截肢主因

㈢检查:尿糖测定------诊断的重要线索(凌驾肾糖阈=10mmol )。血糖测定(升高是诊断主要依据,又是判断病情和控制的指标)和OGTT

㈣诊断尺度:①糖尿病症状加随机血糖>=11.1②空腹血糖>=7.0。OGTT2小时血糖>=11.1

㈤治疗药物:①磺酰脲类、格列奈类(促胰岛素分泌剂),二甲双胍(增加糖吸收,是T2DM 一线药——皆适用T2DM)。②胰岛素——是T1DM必用药,短效→急救,中效→控制餐后血糖,长效→提供基础胰岛素

㈥累及系统器官:心脑肾眼肝

㈦正常空腹血糖<6.1,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7.8

㈧综合管理:糖尿病教育,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血糖监测,药物治疗。

传统康复

1、传统康复方法学: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改善和促进人体功能,维护和提升健康状态为目标的一系列传统治疗方法和步伐包罗针灸、推拿、中药内外治法以及传统运动疗法等。

2、三个基本观点:整体观(人与自然、社会、形神一体观)、辨证观、功能观——正气为主,杂合而治,治未病

3、心:主血脉、神志。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脾:主运化、升清、统血。肝:主疏泄、藏血。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纳气。

4、传统康复方法原则:以功能为导向,注重全面康复,进行循证治疗,各康复方法的协同。

5、四诊之首----望诊,正常舌像----淡红舌,薄白苔。闻诊:呕吐、呃逆、嗳气:胃气上逆体现,气味:酸腐臭秽——实热证,偏淡、腥臭:虚寒证。切诊:独取寸口法,寸关尺,运指:举、按、寻、总按、单诊。脉象:春玄,夏洪,秋毛,冬沉。

6、经络:是经脉与脉络的总称,直行主干为经,网状分支为络。

7、俞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血灌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既是疾病反应之处,又是针灸推拿施术之处。

9、俞穴的分类:阿是穴,奇穴,经穴。

10、进针方法:⑴双手进针法①指切进针法:短针。②夹持~:长针。③舒张~:皮肤松弛部位④提捏~:皮肉浅薄如面部。⑵单手进针法:较短的毫针⑶套管~:进针快而不痛⑷速刺法:插入、弹入~。

11、波形⑴连续波:高频(止痛、镇静、缓解肌肉、血管痉挛,针刺麻醉),低频(萎症、肌肉关节、韧带、肌腱损伤。)⑵疏密波:止血,面瘫,肌无力,关节周围炎(促代谢,增营养,消除炎性水肿。)⑶断续波:治萎症、瘫痪。⑷锯齿波:配合抢救。

12、传统运动疗法,既导引按跷,主要指身体运动、呼吸吐纳、自我推拿

13、传统运动疗法的主要特点:动静结合,刚柔并济,意气相随,内外兼修,身心并重。

14、传统~~~~的基本作用:⑴调和脏腑①运用阴阳平衡规律调和脏腑②运用五行生克乘侮规律~~③调和脏腑,尤重脾肾。⑵调和气血:①气血作用②外动机体,内行气血⑶形神共养:①形与神的关系②运动以养形为先③养形不忘调神⑷动静结合:①动与静的关系②形动与神静相结合

15、传统~~~~的应用原则:①重在三调(身,息,心)②松静自然,准确灵活③因人而异、因时制宜④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16、八段锦:两手拖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向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17、易筋经:预备势→韦陀献杵→摘星换斗→到拽九牛尾→九鬼拔马刀→三盘落地→青龙探爪→卧虎扑食→打躬势→掉尾势→收势

18、中药的性能:

⑴四气五味:①四气:寒热温凉②五味:辛——能散能行(治疗气血阻滞、脾胃湿滞、神昏窍闭)。甘——能补缓和润(治虚、痛、燥、脾胃反面症)。酸——能收、涩(多用体虚滑脱之症)。苦——能泄、燥、坚阴。咸——能软、下(软坚散结、泄下通便)。淡——渗利水湿,通利小便。

⑵归经⑶升降浮沉⑷毒性

19、中药用法:配伍——单行,相须、使、畏、杀、恶、反

20内治方药与适应症: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扩)

上一篇: 请问本科生学习内科应该注意些什么?(学习西医内科)内科需要学什么,

發佈評論:
  名字:   驗證碼:

  相关新闻
广告位
   Copyright © 2017-2018   
Copyright © 2017 求医网 www.shkeow.cn 版权所有 求医网
统计代码
'); })(); /* 360自动推送代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