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手機版

化疗患者静脉点滴进去不 哈医大二院肿瘤内科护士巧用PICC技术搭建“生命通路”(内科护士论文)化疗药静脉输液的顺序,

2023-08-24 11:08:53 來源: 147小编 作者:147小编

  

 

  东北网4月29日讯(通讯员 李华虹 杨嘉安 记者 杨金光)输液,看似一个简单的护理操纵,但对于患

东北网4月29日讯(通讯员 李华虹 杨嘉安 记者 杨金光)输液,看似一个简单的护理操纵,但对于患乳腺癌7年的张阿姨来说,恒久的输液注射导致外周血管条件极差,输液通路遇阻,治疗遇到了瓶颈。哈医大二院肿瘤内科一病房护士长李沙沙利用PICC(即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技术,用一根软性的导管从患者的颈外静脉直达心脏上方的血流主干道上腔静脉,为张阿姨搭建一条“生命通路”,张阿姨又可以继续与癌症斗争了。自2015年9月至今,李沙沙护士长乐成完成1100余例PICC置管。

李沙沙护士长为picc置管患者换药。

今年63岁的张阿姨7年前被诊断为右侧乳腺癌,在本地医院进行了右侧乳腺癌根治术,术后行六次化疗,并保持定期复查。一个月前,不幸再次降临,医生发现张阿姨的左侧乳房出现了癌灶,张阿姨不得不再次接受左侧乳腺癌根治术,术后医生并建议她进行预防性化疗。由于血管条件太差,无法建立化疗通路,抗癌之路受阻。经多方探询,家人带着她来到哈医大二院肿瘤内科一病房找到李沙沙护士长寻求资助

李沙沙护士长了解到患者的病情后,为患者进行了仔细的检查后表现,基于患者的病情,进行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是最佳选择。但由于两次乳腺癌根治术对患者的淋巴清扫和血管结构的破坏导致静脉回流不畅,不能在患者的双上肢进行PICC置管,别的,下肢血管细而小,血流缓慢,容易发生化疗药物外渗及静脉炎,同时下肢置管感染及血栓风险增高。为了尽快给患者建立静脉通路,经过反复讨论研究,李沙沙护士长决定从颈外静脉为患者置管。

经过周密准备,李沙沙护士长以患者的左侧颈外静脉为穿刺入口,将导丝送入患者体内,并在导丝引导下将导管均匀缓慢送入至达预先丈量的长度,经X线光片导管尖端定位及位置调整后,导管乐成置入上腔静脉内。置管完成后,患者平安返回病房,继续进行治疗。张阿姨一边流泪一边紧紧地拉住李沙沙护士长的手说:“我可以治疗了,我还能生存下去,真是太感谢你了!”

据悉,发疱性化疗药物、刺激性化疗药物及一些静脉营养药物对血管具有强烈的刺激,容易造成静脉炎,这些药物一旦从血管渗漏并浸入到局部组织可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及炎症,严重时还会造成周围组织碳化、坏死溃疡,影响肢体功能,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因此,建立一条好的中心静脉通路,可以大大减少患者重复穿刺静脉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制止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包管化疗过程顺利进行,有利于疾病的综合治疗。

相关链接

什么是PICC置管?

李沙沙介绍,PICC置管是利用一根细长柔软、可以弯曲不易打折的导管,从外周静脉置入至心脏附近的大血管,并将导管尖端定位于上、下腔静脉,为病人提供静脉通道。适用于需中、恒久静脉输液或需输注刺激性强、粘稠度高的药物的患者,可有效掩护外周血管网,减少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在危重症患者急救中可快速输液,又被称为患者的“生命通路”。置入的导管可在患者体内恒久留置(12个月内),住院期间全程一针治疗,制止了每天扎针的痛苦,并减少恒久输注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同时,患者出院时可以带管回家,满足肿瘤化疗患者按疗程间歇性治疗的需要。

上一篇: 空军招飞体检内科常见淘汰原因(内科体检)空军招飞体检外科腿上有疤痕能过吗,

發佈評論:
  名字:   驗證碼:

  相关新闻
广告位
   Copyright © 2017-2018   
Copyright © 2017 求医网 www.shkeow.cn 版权所有 求医网
统计代码
'); })(); /* 360自动推送代码 */